“来了大兴,幸福一生;见了春山,一生平安。”沂蒙大地上耳熟能详的两句线日,书法报青岛站副站长王昕先生带队前往春山茶博园拜访临沂市茶叶学会会长袁春山先生。
五人小队,人不多,却有些份量:“中华鱼王”张传森,“一笔鱼”立足画坛,文化之旅37国,美名远扬海内外;书画评论家、画家、书法家、策展人聂明强,书画评论独树一帜,组织书画活动闻名遐迩,近年手痒,牛刀小试,书画技艺日精,已然步入专业书画家行列;书法家、书法报临沂站副站长咸世光先生,作品被多家单位收藏,校园书法教学成绩突出;笔者是资深媒体人,书法报青岛站副站长,大家有约网主编,陕西齐鲁书画院副秘书长、山东分院执行院长,诗歌散文名篇佳句纷呈,书画评论、产品推广软文独占鳌头;秦程富,事业有成,热爱书画,书画艺术正由爱好者向专业过渡。
主人袁春山,不需多言,大家都知道,他是南茶北引的先驱者之一,沂蒙茶的标杆性人物。江山代有才人出,袁春山在沂蒙茶界的身份地位毋容置疑。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人品。业内业外,没有一个人非议他的为人。达官贵人,普通百姓,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袁春山的创业史荆棘密布。他十三卖豆腐,十四推瓦卖,十五六去罗庄朱陈推缸,十七枣庄推炭,十八九河南贩卖骡马。人间的酸甜苦辣,他一一品尝。尝试多个行业后,一辆自行车收茶叶开启了他此后几十年的茶叶人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寂寂无名到名扬四海,袁春山风霜雪雨搏激流,踏平坎坷成大道!
参观春山茶博园,袁春山的艰苦创业史历历在目。沂蒙茶代言人,心系群众好心人,群众致富带头人,袁春山并不伟岸的身影渐渐清晰,高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袁春山的人生历程完美诠释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和光辉!
春山茶博园不仅是袁春山的个人创业史展馆,还是中国茶文化博物馆,当地茶活动的重要场地,当地茶培训基地。袁春山更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茶博园的作用,把这里办成全国一个茶展基地。袁春山未解的心结是,南茶北引几十年了,北方茶一直在学习,在追赶,没有出世一个全国响当当的大品牌!茶品,技术,都不差,影响力却大打折扣!为此,他一直团结沂蒙茶界精英深入钻研攻关,一直在努力!
几位在春山茶场实习的青岛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引起笔者注意。袁春山不仅传授给他们茶叶知识,更是教他们做人。我们一起参观。袁春山儿时的作业本都留着。在这里,大学生的实习,不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全面深入学习茶知识,掌握制茶技术,更加在耳濡目染中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我们吃饭时,袁春山也让四名大学生同桌。这不仅是优待,更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在为国育才!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袁春山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脑海中总会闪现出员无私奋斗的身影,回响起积极向上的旋律,心底总会涌动着强烈的渴望。从小就怀揣这一梦想的袁春山,圆梦的时刻却迟迟未能到来。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爷爷是地主,教书的父亲曾被打成“”,从小被批斗、被排挤、被欺负的他,一直没有勇气和机会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承包茶园,带领群众致富,他的所作所为,他的一言一行,赢得了群众的称赞,也通过了组织的层层考验。1992年,组织的大门向他敞开,袁春山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圆了自己的“入党梦”。这一刻,终身难忘。从此,袁春山便把个人的发展融于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
回首往事,问心无愧。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年近七十的袁春山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儿子袁伟才如今已经扛起春山茶场的大旗,他十分欣慰。他要做的是,坐镇掌舵,指引方向。他说,他留给儿女的更多的是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以后都是国家的,他打算百年之后把春山茶博园交给国家。我们闻之动容,肃然起敬。
春深似海,夏意盎然。袁春山想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春满园,是群众都发家致富,是乡村振兴。茶香,墨香,花香,春山茶场芳香四溢,谈笑风生,欣欣向荣。
资深媒体人,诗人,作家,文艺评论者,书画推广收藏,名优产品宣传推介。现为书法报青岛站副站长,陕西齐鲁书画院山东分院执行院长。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