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初秋時節,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專注地為刺梨“填芯”,空氣中彌漫著紅茶醇厚與刺梨清甜交織的獨特香氣。操作台前,工人們用手指捻起一小撮發酵好的紅茶,填入挖空的刺梨果中。這一工序要求嚴格,既要確保紅茶被充分填入進去,不能散落,又須保持刺梨外形完整。
瓮安縣地處黔中腹地,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為刺梨與茶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土壤。刺梨富含維生素C、多酚、黃酮等多種營養成分,素有“維C之王”之稱,當地茶樹品種也很優質。刺梨紅茶創新融合兩種產品,經加工制成特色茶飲。
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湯中山介紹,去年採用烘干工藝,維C流失較多,且成品顏色失真。今年與貴州大學合作,改用凍干技術,大幅提高了維C含量,成品色澤與口感均顯著提升。 據了解,瓮安刺梨紅茶的生產秉承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理念。精選當地新鮮優質的刺梨與上等紅茶原料,通過科學的配比、獨特的融合加工技藝,使刺梨的酸甜果香與紅茶的醇厚甘甜完美交融。成品茶湯紅亮清澈,既保留了紅茶特有的溫潤口感,又融入刺梨清新的果酸風味和濃郁的營養成分,口感層次豐富,兼具刺梨與紅茶的雙重保健功效,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
該產品的創新不僅帶來了產業的發展,更有力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刺梨紅茶產業鏈涵蓋了刺梨種植、茶葉生產、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等多個環節,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當地農戶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與收入來源。不少農戶通過與企業簽訂刺梨種植合同、進入企業務工等方式,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
工人李家菊表示:“一天收入最少有100多元,最多的時候有300多元。在家門口就有這樣的收入,挺好的。”
據悉,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目前已提供固定就業崗位150余個,臨時用工1800余人。今年計劃生產刺梨紅茶10噸,從採摘到加工帶動新增就業60余人。除刺梨紅茶外,公司還生產綠茶、紅茶、老白茶、黑茶、黃金芽等茶品。
湯中山透露:“特別是這款刺梨紅茶,去年訂單還未全部交付,客戶便已支付今年貨款。廣東一位客戶甚至買斷當地經銷權,湖南、福建等地的客戶也紛紛前來洽談。”
圖為為當地農戶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與收入來源。圖片由瓮安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作為貴州省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龍頭茶企,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現有黃金芽種植面積1800余畝,另有6000畝白茶、4800畝綠茶及少量其他試驗品種,可滿足各類茶葉系列產品的加工供應需求。今年以來,公司茶葉總產量約92噸,茶產業已成為當地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同時,企業充分發揮龍頭引領作用,通過加工升級、產業集群和聯動發展,帶動當地群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挖刺梨紅茶產業潛力,在保障品質與特色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深化產品研發、拓展產業鏈條,講好品牌故事,助力鄉村振興。(曾妮、王明清、劉湘、羅吉麟)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