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澳娱乐资讯

从茶叶到“茶业”广德产业园让工业遗产“活”起来

  如何用“小茶叶”撬动“大产业”?在“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德(英德)产业园(以下简称为“广德产业园”)将红旗茶厂这个国家级工业遗产从“沉默资产”变“文旅地标”,游客接待量连创新高,“解锁”茶科技、茶文旅、茶消费等多元业态,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全国红茶产业名片。

  今年,红旗茶厂的游客量有望再次“刷新”纪录。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红旗茶厂再次成为英德旅游景点“顶流”,5天接待游客约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8.75%,单日最高客流近1.5万人,是去年最高峰的2.5倍。

  从斑驳沧桑的红砖厂房到充满年代感的制茶设备,从红茶冰淇淋店到复古文创礼品店,每个打卡点都让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光是一季度的游客量,就达到了去年全年的1/3,2025年总游客量预期会达到40万—50万人次,肯定再次破纪录。”英德科创小镇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友岚信心满怀。

  他还谈及了一个小细节,在红旗茶厂还没有盘活前,这一带几乎从没堵过车。现在每逢节假日,入口路段就要变成单行道,周围还要开辟很多停车场,方便及时疏导大量游览车辆。周围乡村做起了旅游采摘、农家乐生意,处处“旺”上加“旺”。

  这股持续升温的热潮,既是工业遗产IP成功打造的生动诠释,更是广德工业园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力印证。

  红旗茶厂建成于1958年,鼎盛时期,其生产的茶叶远销83个国家和地区。后来红旗茶厂转制为私营企业,渐渐因管理不善导致停工停产。

  2020年,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支持下,广德(英德)产业园管委会指导园区国有开发运营平台公司收购了红旗茶厂,传承保护工业遗产,成为清远打造英德红茶百亿级产业的“英德红茶核心展示区”载体。

  近年来,红旗茶厂屡获“国家级”殊荣。作为国家工业遗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去年,“英德红旗茶厂保护利用”成为全国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之一。

  红旗茶厂最为特别的,是身处工业园区,为地方留存了完整的茶产业发展脉络。“得益于园区的工业集聚效应,红旗茶厂可以快速加强茶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彭友岚说。

  广德产业园自开发建设以来,引入近300个项目,初步形成工业、美妆、文旅和大健康4大特色产业板块,多个领域涵盖研发、生产、包装、销售、品牌、检测等产业链环节,为红旗茶厂创新研发、规模化生产与推广“茶+”特色衍生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广德产业园是一个宝藏之地,为英德红茶的精深加工,提供极大的帮助。”红旗茶厂相关负责人说,比如,红旗茶厂正在研发英德绿茶润喉糖,计划利用茶多酚提取技术做面膜、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广德产业园积极帮助茶厂提供供需对接服务,找到了合作的“小伙伴”,将“茶+”特色衍生品实现量产化生产。

  从茶文化到茶产业、茶科技,红旗茶厂以“小茶叶”构筑起英德红茶“大产业”的有力支撑,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开花。

  红旗茶厂本身并不直接种植和采摘茶叶,而是采取平台思维,通过发挥品牌和平台优势,实现协同共赢。基于这一模式,红旗茶厂去年综合营收同比增长超80%。

  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就业岗位的增加,是100多个农户家庭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英红镇红旗居委会居民江燕玲如今已是“茶叙空间”的店长,回到家乡工作后,不但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而且生活成本下降了。她和丈夫的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日子越来越兴旺。红旗茶厂80%以上的员工是本地人,“家门口”就业,让幸福更安稳。

  今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发布“红旗茶厂活化利用与‘百千万工程’规划及设想”,提出将其打造为世界高香红茶展示平台的战略蓝图。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广德产业园将继续“解锁”工业遗产活化“新姿势”,实现红旗茶厂成长为“世界红茶技艺中心”的目标,让“小茶叶”在工业遗产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