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种茶史可溯至先秦,据《华阳国志》载,东汉阳嘉三年(134年),屏山人便知利用野生茶,后来开始植茶,当地产茶史可追溯近两千年。三国时期,屏山即产茶叶。到了宋代,朝庭以盐、茶换取西域战马,用以保卫边防,“茶马互市”在宜宾已十分兴旺,而屏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蜀南茶叶进入西藏的必经之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编撰的《马湖府志》载:“平夷县出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时任资政大夫的龙瑞图知道自己家乡的炒青茶独具特色,就从家乡发运茶叶上北京进贡,道光饮后大加赞赏,以后便成为宫廷用茶,屏山炒青茶远销各地。民国,在中国首版《辞海》中,在地方名品之中注有“特产‘屏山茶’……”
杀青是制作绿茶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酝酿茶香;三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鲜叶变得柔软,产生韧性,便于下一步揉捻成形。
揉捻的作用是进一步缩小茶叶叶片的体积,为炒干成形奠定基础,同时适当破坏茶叶的组织结构,使茶叶成品容易泡出茶汁,而且更耐冲泡。
烘青的目的是继续使茶叶的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同时给茶叶脱水、定型,防止成品霉变、便于贮藏。
屏山炒青,四川省屏山县特产茶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四川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享有“中国绿茶一绝”之美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