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株古树可有年头喽,足有300年呢,是我们村的宝贝!”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张台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龙旭自豪地说,张台子村几代人都在树下成长。6月5日,在王龙旭的引导下,记者于半山腰寻得那棵百年古树。
古树静静地隐匿在山林之间,满树雪白花瓣如云似雪,清丽花香与壮美景观交织。微风拂过,细碎的花瓣簌簌轻颤,宛如在诉说岁月的故事。阳光透过花叶的间隙,投下斑驳的光影,光影摇曳,叶影花影相映成趣,更为这株古树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灵性,这便是兼具风雅与坚韧的“白色精灵”流苏古树。
树干上挂着的牌子显示,这棵编号为的流苏树,是河北省二级保护古树,估测树龄300年,树高12米,树围1.4米。据介绍,流苏树,别名“四月雪”。几百年来,这棵流苏树花开又落,村民们赏花,用花和嫩叶制茶,茶香清冽,所以村民又称它为“茶叶树”。
王龙旭拿出一簸箕新鲜流苏花茶——原来是前天刮风吹掉的花瓣和叶子,经过简单冲洗、处理便可以冲泡饮用。青山绿茶,于山间土地旁,以素雅茶具相衬。沸水入杯,茶叶在杯中翻滚、舒展,茶香清新淡雅,瞬间撩拨起味蕾的期待。一边喝茶,王龙旭一边笑着解释:“我们这是运气好,赶在大风天气之后,才有了些鲜茶,不然便只能等到花朵自然凋谢脱落了。”
对于古树的保护,张台子村一直在行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古树的所在地是个“秘密
”,那时的年轻人总是一遍遍地听老人们说起,但却从不带他们去看那些古树。90多岁的李奶奶说:“知道的人少了,就不会有人打歪主意,这样的古树移栽不易存活,我们得保护好它。”现如今,经过农业专家以及专业部门综合评定,古树也有了“身份证”,那铭牌上面镌刻着古树相关信息。自从挂牌后,村里不仅定期记录古树的生长状况,更是制定了保护细则放在村规民约里——每个张台子村人,如今都成了“古树卫士”。近期,张台子村还筹备给古树加装木护栏,在不破坏山景的前提下,既能防止牲畜啃咬,又能划定安全观赏区域,避免造成古树损伤。
王龙旭的话意味深长:“我们保护的不仅是一株古树,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木头凳镇政府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张台子村守护古树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让流苏古树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同时,镇政府还将以古树为依托,深度挖掘生态、文化价值,将自然馈赠、人文底蕴转化为乡村发展新动能,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